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成立于2002年,其早期渊源主要有1956年创建的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研究组和1957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室。2015年经过中国科学院的“科教融合”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院系重组建成现有规模。人文学院是国内最早设立科学技术史与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生学位授予点的机构之一,致力于科学与人文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师资力量雄厚、研究方向齐全、研究成果丰硕。人文学院瞄准国际一流学科的标准,建设科学与人文高地,为国科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服务。 人文学院各学科领域面向国家科技社会发展和国科大人才培养需求,充分发挥中科院和国科大科学技术学科齐全和实力雄厚的优势,重点开展科学技术史、科技哲学、科技传播和科技考古等学科方向的研究,在中国古代科学史、近现代中国科技史、西方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科学哲学、工程哲学、科技与社会、科技考古、科学传播等领域形成了优势或特色。 人文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4名,其中正高级职称25人。设有哲学系(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科学技术史系、历史学系、新闻传播学系、考古学与人类学系等机构。学院拥有哲学、科学技术史2个博士学位点;哲学、科学技术史和新闻传播学3个硕士学位点;以及科学技术史、哲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学院有多名教授在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等国内外重要学术组织任领导职务。学院教师主持编辑《自然辩证法通讯》、《中国科技史杂志》、《科学文化评论》和《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等4个学术期刊。 学院致力培养兼通科学与人文的复合型高端优秀人才,设置了科学技术史、科技哲学、新闻传播学等专业完备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同时为国科大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大量的科技史、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门类的人文通识公共选修课程,组织《明德讲堂》、《艺术与人文系列讲座》和《科学与人文讲座》等。 人文学院的研究多元化,拥有多个研究中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资助研究项目,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和学术著作,同时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各种关于科学与社会的决策咨询。 学院向每位非在职学生提供普通奖学金,以及助研、助教和助管等三类有偿兼职工作机 会,并向优秀学生提供国家奖学金、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等。 欢迎不同专业学子,尤其理工科背景学生报考我院! 说明:(1)人文学院2024年全年招生一次(秋季),预计招收博士研究生21人。(2)2024年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全部实行“申请-考核”制,不招收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博士生。(3)2024年拟接收直博生8名。(4) 科技考古方向招生信息参考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招生专业目录。
单位代码 | 80088 | 单位地址 | 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 邮政编码 | 100049 |
联系部门 | 人文学院 | 联系电话 | 010-69671379 | 联系人 | 来老师 |
电子邮件 | laicj@ucas.ac.cn | 目录类别 | 博士 | ||
网址 | renwen.ucas.ac.cn |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 | 指导教师 | 预计招生 | 考试科目 | 备注 |
010104 逻辑学 | 1 | |||
01 (全日制)哲学逻辑 |
张立英
|
①申请-考核制外国语②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一③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二 | ||
010105 伦理学 | 2 | |||
01 (全日制)科技伦理 |
曾毅
|
①申请-考核制外国语②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一③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二 | ||
01 (全日制)科技伦理 |
胡志强
|
同上 | ||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 7 | |||
01 (全日制)科学哲学 |
郝刘祥
|
①申请-考核制外国语②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一③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二 | ||
01 (全日制)科学哲学 |
胡志强
|
同上 | ||
01 (全日制)科学哲学 |
尚智丛
|
同上 | ||
02 (全日制)技术与工程哲学 |
王大洲
|
同上 | ||
03 (全日制)科学技术与社会(含科学传播) |
尚智丛
|
同上 | ||
03 (全日制)科学技术与社会(含科学传播) |
詹琰
|
同上 | ||
04 (全日制)专门科学哲学(含物理学哲学、生物学哲学、认知与智能科学哲学) |
郝刘祥
|
同上 | ||
04 (全日制)专门科学哲学(含物理学哲学、生物学哲学、认知与智能科学哲学) |
曾毅
|
同上 | ||
04 (全日制)专门科学哲学(含物理学哲学、生物学哲学、认知与智能科学哲学) |
王大洲
|
同上 | ||
071200 科学技术史 | 11 | |||
01 (全日制)古代科技史(含科技考古) |
孙小淳
|
①申请-考核制外国语②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一③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二 | ||
01 (全日制)古代科技史(含科技考古) |
韩宾
|
同上 | ||
01 (全日制)古代科技史(含科技考古) |
杨益民
|
同上 | ||
02 (全日制)中国近现代科技史 |
王扬宗
|
同上 | ||
02 (全日制)中国近现代科技史 |
刘晓
|
同上 | ||
02 (全日制)中国近现代科技史 |
王广超
|
同上 | ||
02 (全日制)中国近现代科技史 |
罗兴波
|
同上 | ||
03 (全日制)西方科学史 |
孙小淳
|
同上 | ||
03 (全日制)西方科学史 |
袁江洋
|
同上 | ||
03 (全日制)西方科学史 |
刘晓
|
同上 | ||
03 (全日制)西方科学史 |
王广超
|
同上 | ||
03 (全日制)西方科学史 |
罗兴波
|
同上 | ||
04 (全日制)学科史(天文学史、数学史、物理学史、化学史等) |
孙小淳
|
同上 | ||
04 (全日制)学科史(天文学史、数学史、物理学史、化学史等) |
王广超
|
同上 | ||
05 (全日制)技术史与传统工艺 |
黄荣光
|
同上 |